近日,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复函发布。
文件显示,对民盟区委会、区政协经农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涪陵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5号)已收悉,关于“强化营商环境保障”的建议,将强化要素保障,已建成超充站12个,占全区超充站总量的28%,同时强化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管理,加强备案、建设、运营等环节的指导服务,不断提高超充基础设施安全运营水平和服务质效。
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复函
民盟区委会、区政协经农委:
感谢你们对涪陵经开区建设的关心关注与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涪陵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5号)已收悉,经与区教委、区经信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文旅委等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发展工作目标”的建议
涪陵高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涪陵经开区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涪陵经开区获批后,结合《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等规定,立即启动涪陵经开区相关发展方案谋划和编制工作。一是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委托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总体布局、产业升级、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等9个方面,在深入分析涪陵经开区发展的基础、机遇、挑战后,科学提出了涪陵经开区2025至2030年,发展目标体系,同时展望至2035年。?二是高标准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商务部关于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重庆市开发区条例》《重庆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9年)》《涪陵园区开发区发展规划(2024-2029年)》,立足承担国家、市级政策和国家经开区使命,制定了《关于推进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再次明确了2025-2029年涪陵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和推进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等“四个重大”清单。三是高站位谋划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国家级经开区的战略定位与主要功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涪陵经开区实际,立足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服务全市、全国发展大局,科学提出涪陵经开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市园区开发区第一梯队,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西部前列”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开放能级进一步提高,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00万美元,为再造一个“涪陵工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关于“加快健全工作机制”的建议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拟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涪陵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涪陵高新区,负责定期研究解决涪陵经开区发展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二是更名管理机构。为理顺管理机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两个国家级平台有效联动,一体运行,进一步提高运行管理效能,拟将中共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工作委员会、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共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工作委员会、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目前相关资料已报送重庆市委编委,待批复。三是优化管理机制。落实好《重庆市开发区管理条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建立目标协同、权责清晰、运作规范的合作机制,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企业服务等核心职能优化经开区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积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完善运营公司管理考核体系,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推动运营公司从城市开发建设向产业投资运营转型发展,聚力打造一流“城市运营服务商”。
三、关于“深化改革力促转型”的建议
一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土地高效利用、亩均效益提升,算好“招商账”,提高亩均含金量,严把项目准入关,按照“2349”现代制造业体系,大力招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项目,严把项目用地关,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引导企业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多层厂房,在总体产出不变的前提下,节约项目用地。严把投入产出关,推动项目在工艺上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变,在产品上向高产出、高附加产品转换。二是推进“两剥离”。明确管委会与运营公司职能职责,管委会主要负责涪陵经开区行政管理、产业规划和指导、园区服务等工作的统筹管理,运营公司主要负责涪陵经开区建设发展所需国有服务设施的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投资。同时,剥离涪陵经开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健全园区与镇街协同机制,健全经开区与镇街协同机制,属地街道全面承接经开区内征地拆迁、安全稳定及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三是强化考核激励。推进经开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符合发展实际和政策规定的薪酬政策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四、关于“强化营商环境保障”的建议
一是精简审批环节。推进园区开发区一般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改革,在建设单位具备取得土地使用权、施工图审查合格、确定有满足资质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和满足资格的人员等条件后,可向相关职能部门申请技术服务,配合办理相关手续,经同意后即可施工建设。建设数字孪生园区平台,开辟政企沟通线上直通车,畅通政企线上沟通渠道。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营商环境评价制度。二是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建立了“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程序及制度体系,2024年以来,全面推行了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比例为100%。后期将持续跟踪市级部门对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的进展,待市级指标体系文件出台后及时研究制定区级标准。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制定房屋土地分类盘活方案,积极盘活国有闲置资产。用好产教融合平台,科创实验班等,强化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已建成超充站12个,占全区超充站总量的28%,同时强化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管理,加强备案、建设、运营等环节的指导服务,不断提高超充基础设施安全运营水平和服务质效。
五、关于“优化完善城市配套”的建议
一是完善教育配套。区委区政府成立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涪陵高新区新校区建设工作专班,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前期手续相关问题,加快周边配套建设,争取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涪陵高新区新校区项目(一期)工程早日投用;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一期)正在进行6、7号教学楼主体施工和25、26号学生宿舍主体施工,力争9月份投入使用;市医药卫校、区职教中心、长江技师学院呈集群化分布,均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学校、市级“双优”学校,办学条件优质、师资队伍雄厚、重点专业数量众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具备整合升格高职院校的资源 基?。桓⒘暌恢爸幸讶范ㄓ胫厍煳逡恢霸汉献靼煅?,设立重庆五一职院五年一贯制学院。二是完善医疗配套。依托高水平医院、医学院校,通过“院地合作、院校合作”,共建分中心、分支机构等多种方式,建成一批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形成一批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提高区外患者区内就诊率,降低区内患者外转率。三是完善生活配套。统筹规划安置房小区配建商业门面经营定位及业态布局,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双溪公租房“职工之家”,方便企业职工生活。四是完善文旅配套。做好“文旅+工业”文章。依托涪陵现有的工业布局,精心打造太极医药城、凯高玩具观光工厂、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等特色项目,推出多条文旅推广线路,慧谷湖、铜鼓湖等特色景点纳入其中。建设北纬30°花园城市,以“涞滩河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方案为基础,开展项目包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结合管网修复、截污治污等大力改善河道环境。完善城市绿化中的花卉搭配,以“四季有花”为核心目标,科学选择应季花卉品种,通过色块拼接、高低错落的布局手法,让花卉景观兼具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推动涞滩河生态廊道与城市空间协调联动,与口袋公园、街头游园、凯高文创等城市空间连接,实现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活的有机融合。
此复函已经涪陵高新区(涪陵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如华主任审签。感谢您对涪陵高新区(涪陵综保区)工作的支持。
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