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平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舆县2025年蓝天保卫战暨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实施方案等四个方案的通知。
《平舆县2025年蓝天保卫战暨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实施方案》指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化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管,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为,严厉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确保淘汰车辆真拆解、真报废。推进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2025年底前除应急车辆外,全县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新增车辆均使用新能源汽车;积极对县城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引导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
《平舆县2025年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指出,指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补贴资金,加快推进重型卡车和城市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更新替代。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零排放货运车队。党政机关新购买公务用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2025年底前,除应急车辆外,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以及城市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网约出租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
全文如下:
平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舆县2025年蓝天保卫战暨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实施方案等四个方案的通知
平政办〔2025〕1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平舆县2025年蓝天保卫战暨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实施方案》《平舆县2025年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平舆县2025年净土保卫战实施方案》《平舆县2025年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9月24日
平舆县2025年蓝天保卫战暨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持续实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为主线,坚持目标导向、分类治理、精准施策,扎实抓好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企业提标治理、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面源污染防控、重污染天气应对、监管能力建设六个专项攻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平舆。
二、工作目标
2025年,全县PM2.5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结构优化升级专项攻坚
1.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全县严禁新改扩建烧结砖瓦项目,全面排查烧结砖瓦企业,未达到B级及以上绩效水平的实施停产整治。加快推进6000万标砖/年以下、城市规划区内的烧结砖及烧结空心砌块生产线淘汰退出。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要求,确保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能动态清零。(县工信局、发改委、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2.推进产业集群综合整治。结合企业实际,推动重点行业企业集群综合整治。重点围绕户外用品、防水卷材等行业,从原辅材料替代、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燃料类型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推进综合整治。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2025年底前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家以上。持续推进“散乱污”整治,对排查发现的“散乱污”企业依法实施分类处置。(县开发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工信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全县新改扩建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熔化炉全部采用清洁低碳能源。未完成的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调控。(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发改委、工信局配合)
4.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开展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十四五”规划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以上。持续强化散煤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燃煤散烧治理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整治违规销售、储存、运输、使用散煤的行为,严防散煤复烧。持续开展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煤质抽检,对生产销售不合格型煤的企业依法处罚。推进农副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县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二)工业企业提标治理专项攻坚
5.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进一步巩固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果。平舆县统力水泥粉磨有限公司要完成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的企业及时提交水泥行业A级企业绩效分级申报材料,完成绩效评级工作,未完成的在秋冬季期间实施错峰生产调控。(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6.深入开展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排查整治。严格按照《河南省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淘汰不成熟、不适用、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治理工艺,整治关键组件缺失、质量低劣、自动化水平低的治理设施,对排查发现存在使用低效失效及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治理工艺和治理设施,全部纳入提升整治清单,10月底前对未完成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提升改造的企业纳入秋冬季生产调控。(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7.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一轮次活性炭更换。对全县涉VOCs企业开展一轮全面排查,确保无组织排放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全县涉及涂装、印刷等行业企业100%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严格执行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VOCs含量限值标准。加强涉VOCs原辅材料生产、销售、进口等环节产品质量监管,完成不少于5批次涉VOCs产品质量抽检,对发现产品不达标的企业严格予以查处。加强高温时段VOCs错峰调控,强化建筑外墙涂料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引导建筑外墙粉刷作业避开高温时段,持续开展错峰加油和装卸油。(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县市场监管局配合)
8.推进砂石行业专项整治。按照上级要求,对全县砂石骨料独立机制砂石生产线,以及水泥、商砼等企业中的砂石生产线,长期停产等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砂石企业问题排查台账,并全部完成整改。扎实推进砂石行业绩效等级创A晋B工作。对于未按时完成治理的和不能达到B级及以上的砂石生产线,在秋冬季期间实施生产和运输调控。对于长期停产未开展综合治理的企业,恢复生产前要按照方案要求治理到位。(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9.加快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强化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严禁不正常使用或未经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停运污染治理设施,严禁生物质锅炉掺烧煤炭、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其他物料。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锅炉、砖瓦窑等行业企业实施提标治理。推动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水平提升,完成1家企业涉VOCs综合治理。(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县开发区管委会、工信局配合)
(三)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专项攻坚
10.加快提升清洁运输比例。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提升平舆至宁波港、青岛港等铁海联运货物量,2025年底前实现铁路货运量占比提升0.5个百分点、公路货物周转量占比较2022年下降10个百分点。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完成全县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清洁运输改造。2025年底前,水泥、砂石骨料等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环保绩效A、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县发改委、交通运输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化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管,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为,严厉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确保淘汰车辆真拆解、真报废。推进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2025年底前除应急车辆外,全县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新增车辆均使用新能源汽车;积极对县城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引导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县工信局、发改委、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财政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城管局、住建局、商务局、机关事务中心、邮政公司配合)
12.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狗堑缆芬贫祷繁4锉昙喙?,2025年底前完成工程机械环保编码登记三级联网,做到应登尽登。强化工程机械抽查抽测,全年抽查抽测比例不低于20%。完成24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抽测目标任务,对超标机械立案查处。以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执法监管为抓手,全面禁止使用国二及以下、尾气不达标、未挂牌、挂假牌、无合格检验报告、定位失效等不符合要求的机械,对发现正在使用的高排放机械,严格依法处罚。运用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做好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淘汰及新能源替代。2025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新增或更新替代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工信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面源污染防控专项攻坚
13.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常态化抓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对不达标的施工工地依法查处,责令停工整改。强化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每月对县城区道路及城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国省干线开展2次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逐步扩大道路积尘负荷走航范围,加强监测结果应用,强化奖惩。对长期未开发的建设裸地进行排查建档并采取防尘措施。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推进机械化清扫保洁,县城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在春秋季节大风扬尘时段,加大高空雾炮、雾炮车、洒水车作业频次,增加道路、花坛、树木洒水保湿抑尘作业,及时清理路面积尘,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确保施工工地、企业露天堆场、裸土扬尘得到有效管控。城市大型干散货物料堆场完成物料输送系统封闭改造,配备抑尘设施。(县城管局牵头,县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配合)
14.强化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全县全域全时段禁止露天焚烧。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秸秆露天焚烧监管,强化县、乡、村、组四级责任体系和蓝天卫士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监测预警、督办、反馈迅速响应闭环管理机制。组织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专项巡查,严格落实田间堆存秸秆清运和经费保障,严格执行秸秆焚烧扣减地方财力50万元/火点,露天焚烧其他可燃物扣减地方财力10万元/火点政策,落实问责约谈、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等措施,夯实禁烧主体责任。(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财政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15.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按照上级要求,对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整治油烟跑漏、直排问题,对未安装油烟治理设施及油烟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未定期清洗的餐饮企业和经营商户,责令限期整改。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建立餐饮单位清单台账,每月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对不少于20%的餐饮单位进行抽测,确保餐饮油烟达标排放。组织开展餐饮油烟整治专项行动,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查,重点整治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露天烧烤、油烟直排等问题。(县城管局负责)
16.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行动。按照省市烟花爆竹禁限放政策,制定我县烟花爆竹禁限放政策,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格查处非法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及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建立健全烟花爆竹“打非”工作暗访和督导机制,对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加大暗访督导力度,从源头上切断烟花爆竹销售、燃放链条。(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县公安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五)重污染天气应对专项攻坚行动
17.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巩固二级达标成效,保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定力,确保持续稳定达标。(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18.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严格落实《平舆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空气质量会商研判,严格按照联防联控工作要求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依法依规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建立应急减排清单与排污许可等数据对接机制,动态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确保涉气企业全覆盖。强化应急管理,综合运用线上巡查、现场督导等方式,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排查、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科学精准施策,最大程度“削峰降值”,全面提升重污染天气和臭氧污染应急管控实效。(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开发区管委会、工信局、城管局、住建局配合)
19.强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根据国家、省、市统一安排,开展水泥、砖瓦窑、砂石骨料等行业错峰生产调控,严格落实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协商减排措施,有效降低秋冬季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强化监督帮扶,夯实应急减排责任,精准识别环境违法问题线索,推进问题整改。(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工信局、城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20.开展环境绩效等级提升行动。加强企业绩效监管,组织对已评定A级、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开展“回头看”,对实际绩效水平达不到评定等级要求,或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严格实施降级处理??怪氐阈幸祷繁<ㄐТ碅晋B行动,指导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等措施,提升环境绩效等级,2025年全县新增A级、B级企业及绩效引领性企业2家以上。(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六)监管能力建设专项攻坚
21.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站运维管理,严防人为干扰监测站点行为发生。强化排污单位和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质量监管,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监测数据弄虚造假行为严格依法查处。2025年年底前,力争完成全县油罐车和高速公路、县城建成区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信息系统的安装及联网,实现油气回收在线实时监控,加强油气回收在线监测数据监管。(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22.强化污染源监控能力。根据省统一安排,推进排污单位依法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强化设备运行维护,确保稳定运行。加强可视化监控能力建设,对纳入自动监控覆盖范围的行业应装尽装,推进企业工况监控、视频监控建设并联网。(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23.严格执法监督帮扶。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装备水平,提升智慧化执法能力。充分利用在线监控、走航监测、用电监管、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对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组织开展整改情况核查,实行清单式闭环管理。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聚焦挥发性有机物、重污染天气应对等领域,加强涉VOCs产品质量、煤炭质量、油品质量、柴油车尾气、扬尘、秸秆禁烧等执法检查力度,对典型问题及查处情况公开曝光,提高执法监管效能。建立执法人员的评价、考核管理制度,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加强执法监测监控联动,重点查处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旁路偷排、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城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强化调度督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实现空气质量持续实现二级达标。
(二)严格督导考核。坚持目标导向,开展月、季、年度空气质量目标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实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按规定给予激励;对空气质量指标和重点任务达不到时序进度要求、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的采取提醒、通报、约谈、听取专题汇报等措施实施惩戒。
(三)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体系,确??掌柿孔纯觥⒒肪持捶ǘ?、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进程等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持续完善公众监督与处理反馈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激发公众踊跃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线索的热情,对典型违法案例坚决曝光。引导公众从自身点滴小事做起,逐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
平舆县2025年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推动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
二、工作目标
2025年,完成省、市下达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目标任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实施洪汝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小清河等污染相对较重河流及不能稳定达标河流断面治理。全面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干流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县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参与,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2.强化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明确主要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实施动态管控;强化生态流量监管,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情况纳入河湖长制统一管理,完善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ㄐ睿┧斐珊印⒑那槭聘谋淝掖床焕跋斓慕ㄉ柘钅恳细衤涫祷菲乐猩髁啃狗乓?,确保河道输水畅通。(县水利局牵头,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3.深入实施美丽幸福河湖?;び虢ㄉ?。根据河南省美丽幸福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有序推动全县美丽幸福河湖?;び虢ㄉ?,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到2025年底,力争建成1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县水利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4.积极推动水生态系统?;び胄薷?。以水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加强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实施和储备;结合河道整治等工程推进实施河湖岸线修复,持续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湿地生态系统?;ば薷春妥酆现卫恚忧克锒嘌员;び胄薷础#ㄆ接呱肪撤志?、水利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县财政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5.持续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用水总量与强度双控管理,分解年度用水计划;开展2025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标杆企业和园区培育,进一步提升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县发改委、水利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县开发区管委会、工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持续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严格项目准入,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深入推进重点水污染物排放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培育壮大节能、节水、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县发改委、工信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县自然资源局、水利局配合)
7.健全流域横向生态?;げ钩セ?。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健全完善全面覆盖、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流域横向生态?;げ钩ツJ?,配合探索淮河流域补偿机制建设。(县财政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水利局配合)
(二)巩固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
8.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ぁR婪蒲Щ?、调整、取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推进乡镇级饮用水水源?;で曛旧柚?,确保2025年底完成?;でǚ段В┗ê涂苯缌⒈?;持续开展保护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巩固水源地整治成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专项调查和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做好乡级及以下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切实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三)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治理能力综合提升
9.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核查行动和监督性监测,坚决遏制返黑返臭;深化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完善治理台账,查漏补缺,加快整治进度;到2025年底,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现象。(县城管局牵头,县住建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委、水利局和各街道办事处配合)
10.补齐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优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布局,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缺口,推动污水管网互联互通和污水处理厂际联调;持续推进管网混错接、破损修复和老化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整治施工降水、地源热泵回灌水排入污水管网等现象,打击工业污水违规偷排行为,避免外水进入污水管网;探索推进供排水一体化建设运营和监督评价;升级改造现有技术水平低、运行状况差、二次风险大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补齐处理处置能力缺口;2025年,新建改造排水管网4公里。(县住建局牵头,县城管局、发改委、平舆生态环境分局配合)
11.深化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污水资源化利用能力、监测监管能力提升行动,补齐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到2025年底,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配套的污水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县工信局、发改委、水利局配合)
12.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落实“河湖长制”相关要求,全面推进全县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做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持续加大国家省、市级地表水考核断面周边倾倒生活垃圾、秸秆、畜禽粪污以及设置餐饮、娱乐设施等违规行为的排查整治力度,加强断面周边的环境保障,减少人为干扰。(县水利局牵头,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13.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摸清各流域河湖水体入河排污口底数,精准溯源,明确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扎实开展分类整治;2025年底前,完成全县所有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全县主要河流及重点湖库排污口整治任务。(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不断提升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水平
14.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登记和监督性监测、执法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设置的排污口,依法予以取缔;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不按规定排污的责任主体,依法予以处罚;对逃避监督管理借道排污的责任主体,依法予以严厉查处。(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持续提升水环境管理能力。优化调整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严防人为干扰事件发生;推进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监测资源统筹和信息共享;构建区域生态流量预警预报体系,建立生态流量分级分责调度体系。(县财政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强化水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紧盯洪汝河流域、湿地自然?;で?、出县境河流断面等重点区域,健全完善跨部门、跨区域水生态环境?;ぶ捶?;严格落实“双随机”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涉水企业达标排放日常监督管理检查,严厉打击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等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及时启动索赔程序。(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公安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配合)
17.严格防范水生态环境风险。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环境监管,加强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持续推动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成果应用,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水环境风险防范,健全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汛期水环境风险防控,强化次生环境事件风险管控。(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系统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す婊?/strong>
18.加快推动规划重点任务措施实施。配合做好省、市级水生态环境?;す婊俚鞫裙ぷ鳎瓿伞蹲ぢ淼晔小笆奈濉惫婊踩U虾退肪潮;す婊废麓锏母飨钊挝瘢越然郝闹氐闳挝?,加强督导帮扶,科学统筹、务实推进;深入谋划“十五五”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研究形成“十五五”水生态环境?;す婊舅悸?,根据省级规划,组织编制我县“十五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细化任务分工。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年度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按照方案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年度目标。
(二)强化指导帮扶。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河流、突出问题,强化技术支持、专家帮扶,帮助有关乡镇(街道)排查隐患、破解难点;各乡镇(街道)要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三)加大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水污染防治、水生态?;ば薷闯尚Ъ肮ぷ骺骨榭龅男Χ龋炝己蒙缁岱瘴?。要加强舆论引导,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平舆县2025年净土保卫战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秉持稳中求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风险管控的原则,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扎实推动土壤、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工作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2025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到100%,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完成土壤污染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考区域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完成农村环境整治行政村2个,完成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20条和省级监管清单的6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4%。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土壤污染预防治理
1.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の次廴就寥?,推动污染防治关口前移。依法对涉镉等重金属的大气、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对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累积性风险,对存在风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更新,并向社会公开。指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做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问题整改。(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2.实施土壤污染溯源整治?;浜鲜猩肪尘滞平寥牢廴驹赐匪菰凑喂ぷ鳎凑铡氨吲挪?,边整治”原则,对于排查发现的污染源,统筹谋划整治项目,推进污染源整治,落实断源、控源、减排措施,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链条。(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配合)
3.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根据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结果,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持续巩固安全利用类耕地的管理,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种植替代、水肥调控、生理阻隔、土壤调理等安全利用技术,持续强化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因势利导严格落实种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休耕等风险管控措施。依法开展耕地土壤污染预警监测,加强耕地土壤和农产品监测评价,统筹做好样品采集、制备、检测和信息研判等工作,有效落实预警处置措施。(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配合)
4.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部门强化对土地用途变更、收储、供应等环节的联动监管。自然资源部门应明确依法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需在土地储备入库前完成调查,并将调查情况作为必备要件纳入土地收储卷宗。生态环境部门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参与开展半年、年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核算。配合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推动建立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一张图”。(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督管理。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督检查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原则上工业用地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或规划不明确的地块以及社会舆情重点关注的地块,生态环境部门应全部纳入检查范围,对采样工作计划、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环节选择其中任一环节或全部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6.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管控。动态更新全县关闭搬迁企业优先监管地块清单,推动优先监管地块落实重点监测、制度控制、环境监测、工程控制等管控措施,2025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土壤污染管控。针对周边存在饮用水源、居民区等敏感受体的高风险地块,建立重点管控清单;结合实际情况,清理地块内残留污染物,阻断污染扩散途径,逐步消除对敏感受体的影响。加强暂不开发利用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制定东和店镇原皮革工业园区地块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年度计划。(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东和店镇人民政府配合)
7.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强化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监管,污染土壤转运实施联单制管理,严禁非法转运处置污染土壤,防止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过程中异味等二次污染。加快推进东和店镇原皮革工业园区地块补充调查与治理修复工作,完成效果评估并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验收。(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科学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8.加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持续加强“十四五”规划国家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管理,开展国考点位周边污染隐患排查,确保国考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针对出现水质恶化或水质变差的点位,分析研判超标原因,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改善水质状况。有序建立并动态更新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逐步推进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水利局配合)
(三)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9.扎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有规划、分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探索各具特色整县建设美丽乡村的模式和路径。(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10.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优先采用生态化、资源化治理措施,审慎建设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持续抓好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治提升工作,精准判别设施未正常运行的原因,对有改造价值设施加快整治提升,对无改造价值设施依法依规有序退出或根据实际需要移至其他区域使用?;就瓿杉惺脚┐迳钗鬯砩枋┓掷嗾翁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90%以上。(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11.全面提升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水平。持续开展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建立问题清单,实施分类整治提升。建立第三方运维管护机制,积极开展智慧化、数字化运维,实现设施运行情况的信息自动采集和在线监督,减少人员投入和运行成本。持续推动乡镇和农村有动力设施的在线监测监控安装及联网,力争2025年10月底前实现“市平台一网统管”。(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配合)
12.全面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新增黑臭水体及时纳入省级或市级清单治理。力争2025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纳入国家监管清单和省级监管清单的黑臭水体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控源截污,优先采用资源化、生态化治理措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粪污、种植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工业企业(小作坊等)废水等协同治理,确保治理成效。(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管护纳入河湖长制重点工作,组织河长湖长定期开展巡查工作,推动水体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避免已治理水体返黑返臭。(县水利局牵头,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配合)严格按照验收销号标准,建立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工作机制,规范验收流程,对治理成效不达标、控源截污措施不到位的水体,坚决不予申请验收销号。(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配合)
13.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与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五星”支部创建活动等统筹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落实《河南省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摸排调研暨整治成效评估机制(试行)》,以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环境整治行政村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为重点,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评估,以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整治过的行政村基本达到“三个不到”标准(看不到突出问题、闻不到明显异味、听不到群众怨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住建局、水利局、卫健体委配合)
(四)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14.完善环境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完成国家年度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实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监测和自行监测质量抽查??埂笆奈濉惫婊业叵滤己说阄患嗖?。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查和水质监测等工作。依托技术手段,对已治理黑臭水体、污染地块、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抽查监管。(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配合)
15.持续加强制度创新。研究建立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探索推出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强受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建设用地管理等政策研究,创新监管手段。鼓励发行符合条件的政府债券项目,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推进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生态?;は钅拷ㄉ?。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各类设施一体化运行管护。(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净土保卫战责任,落实方案要求,明确责任措施,严格过程监管,狠抓末端落实。
(二)突出项目支撑。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国家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加强治理项目提前谋划与储备,统筹整合相关领域资金,强化污染防治攻坚资金保障。加快各项重点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资金项目过程监管和绩效监控,做好项目绩效评价,提升项目资金使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好中央、省级生态环境?;ざ讲?、审计、巡视巡察及上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结合“六五”环境日、世界土壤日等重要环保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生态保护工作,凝聚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合力。
附件:1.2025年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
2.2025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目标任务
附件1
2025年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
附件2
2025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目标任务
平舆县2025年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不断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车、油、路、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源头防控,推进综合治理,加强部门协同,着力提升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大力推进新能源重卡及工程机械更新替代,全面加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及油品储运销全链条监管,持续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目标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1.提升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新能源车辆。鼓励用车单位通过与运输企业(个人)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清洁运输。2025年底前,水泥、砂石骨料等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环保绩效A、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县发改委、交通运输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补贴资金,加快推进重型卡车和城市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更新替代。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零排放货运车队。党政机关新购买公务用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2025年底前,除应急车辆外,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以及城市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网约出租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县工信局、发改委、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财政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城管局、商务局、机关事务中心、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会同县发改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制定老旧车辆淘汰目标及实施计划,统筹运用“两新”资金和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符合强制报废情形的交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按规定回收拆解。严厉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确保淘汰车辆真拆解、真报废。(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优化道路通行。加快推进绕城公路规划建设,完善干线公路多向绕城通道,实现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主干道互联互通。优化城市货运网络,合理设置货车通行区域、线路、时段,避免穿城行驶。(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公安局、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配合)
(二)严格机动车污染防治
5.强化新生产车辆达标排放监管。严格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组织开展机动车进口、销售环节环保达标监管,对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核验车辆污染控制装置、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在线监控设施等,基本实现系通全覆盖,抽测部分车型道路实际排放情况。(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配合)
6.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和维修治理。探索实施人工智能辅助监管模式,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日常监管。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整治,对于弄虚作假的,严格依法处罚,同时按照规定停止采信其检验数据结果;对于情节严重的,移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取消其检验资格;对于适用行政拘留以及涉嫌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污染环境罪等犯罪的,依照案件移送相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相关材料报送检察机关。(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配合)
7.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加大路检路查力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部门检查抽测、公安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路检路查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柴油货车路检路查站点配置,加强重点企业入户检查力量,提升柴油货车执法监管效能。配齐检查检测设备,对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仅开展尾气排放检测,对燃气货车和国五及以上柴油货车开展污染控制装置核查。对所有重点用车企业开展入户检查,抽查车辆数量不低于日均使用燃油燃气运输车辆总数的40%。2025年,全县柴油货车路检路查站点和入户检查站点出勤率较上一年提升5个百分点,污染控制装置核查不合格率降至20%以下。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客运车辆监管。生态环境、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对全县城乡公交、县际客运车辆开展专项入户抽检抽测,持续推动老旧高排放车辆淘汰报废和更新换代或新能源替代。二是强化渣土、商砼运输车监管。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会同城管、商务、公安部门,对全县渣土、商砼运输车辆开展不少于2次专项入户抽检抽测。三是强化超市、快递、物流、环卫、施工工地、邮政车辆监管,生态环境、公安部门联合全年开展入户或设临时流动点位进行抽检抽测,促进城区高频使用车辆更换新能源或国六车辆。四是对大中型工企业内部用车,每年至少开展1次入户抽检抽测,发现核实无牌无证、老旧高排放车辆,移交公安部门强制报废。五是生态环境、公安、交通部门联合,持续做好常态化柴油车路检路查工作,原则上日均查验检测数量每点位不得低于45辆。六是加强农用拖拉机管控。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公安局,按照公安部门拦截、农业农村部门处置的执法模式,强化宣传引导、违规处罚,避免城市建成区农用拖拉机穿行污染问题。(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城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邮政公司配合)
8.优化机动车遥感监测。结合实际持续优化调整遥感监测点位,具备监测条件的设备完成与省机动车尾气遥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联网工作,并与机动车环保监测监控平台实现数据互通,高效筛查高排放车辆。推进建立超标排放柴油货车“遥感监测+路检路查”联合监管模式。(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三)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
9.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达标监管??苟员镜胤堑缆芬贫岛头⒍?、销售企业的环保一致性监督检查,基本实现系族全覆盖。规范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采集和定位联网,2025年年底前,完成工程机械环保编码登记三级联网,做到应登尽登。对从事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测、编码登记、定位联网等工作的第三方机构严格管理,对不按标准规范开展工作的,依法依规处理,严厉打击伪造排放检验结果和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行为。根据全县工程机械年度抽查抽测计划,重点核验信息公开、污染控制装置、编码登记、定位联网等,对燃油机械进行排放测试,年度抽查抽测比例不低于20%。2025年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抽测目标任务为230台,对尾气排放超标机械立案查处。(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配合)
10.强化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监管。施工工地、物流园区、工业企业等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单位)是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对进场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检查核实,确保符合使用要求。业务主管部门落实监督管理职责,以禁用区执法监管为抓手,禁止国二及以下排放阶段、尾气排放不达标、未挂牌、挂假牌、无合格检验报告、定位失效等不符合相关管理要求的机械在内使用,对发现存在信息采集、定位联网问题的机械,按照禁用区公告和相关管理规定,采取驱离、封存并重新开展信息采集和定位安装联网等方式予以处理,对发现正在使用的高排放机械,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予以处罚。(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住建局、城管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推动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严格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机报废回收拆解工作流程。运用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做好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淘汰及新能源替代。2025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新增或更新替代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县农业农村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城管局、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成品油流通环保达标管理
12.提升燃油清洁化水平。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油品监督检查机制,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模式,组织开展非标油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对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等全环节开展部门联合监管,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非标油品。对发现的线索进行追溯,严厉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者主体责任。燃料生产企业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生产合格的车船燃料。(县发改委、公安局、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加强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污染防治。落实油品经营单位油气排放控制的主体责任,完善油气回收装置使用维保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日常检查和定期自检制度等,确保油气回收装置正常运行。完成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系统全覆盖专项检查,对所有汽油储油库、50%以上的汽油加油站和油罐车监督性检测,确保达标排放。(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14.实施错时装卸油和错峰加油。实施夏秋季错时装卸油,倡导错峰加油,加强油品储运销全过程VOCs排放控制,减少高温和强日照天气状况下装卸油及加油过程VOCs排放。(县商务局牵头,平舆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15.加快推进油气回收信息化建设。2025年底前,力争完成汽油储油库、油罐车和高速公路、城市建成区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信息系统的安装及联网,实现油气回收在线实时监控。(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商务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五)强化重点用车单位监管
16.推进门禁系统建设联网。加快推进企业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按照《重点行业移动源监管与核查技术指南》(HJ1321—2023),对符合门禁安装条件的企业建立动态机制,符合一家、安装一家。2025年底前,重点行业全部完成与省生态环境厅联网。(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17.开展货运车辆运输监管。督促重点行业企业规范管理运输车辆、厂内车辆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以满足绩效分级指标需求或其他移动源管理相关要求,对不满足绩效分级运输要求的实施动态调整。强化大宗物料运输企业门禁系统日常监管,完成全覆盖监督帮扶,对发现的问题企业限期整改到位。生态环境部门对环保绩效A、B(含B-)级和绩效引领性等行业企业门禁系统建设使用情况开展抽查。鼓励未列入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控的企业参照开展车辆管理,加大企业自我保障能力。(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18.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移动源管控。依照移动源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更新完善用车大户清单和货车白名单,实现动态管理。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加强运输车辆、厂内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应急管理,运用货车电子通行证等管理系统,对高排放、高频行驶车辆实施精准管控。指导大宗物料运输企业合理安排运力,提前做好生产物资储备。(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六)提升移动源污染监管能力
19.做好年度培训工作。强化能力培训提升,重点就移动源监管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政策文件、年度目标任务等内容,对移动源监管执法人员、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等开展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20.提升科技化监管能力。完善优化移动源综合管控平台功能,规范数据采集,强化数据分析,形成周报,做好移动源管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适时将国五、国六柴油货车车载诊断系统(OBD)在线监控设施和国四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监控设施纳入省平台管理;开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社会查询端口,方便机械使用人查询机械信息及状态。(平舆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21.推进总量减排。加快交通运输轨道化、老旧机动车淘汰、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加油站和储油库油气回收等移动源重点减排工程进度,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做好总量减排核算,推动完成“十四五”规划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目标。(平舆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公安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按照方案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严格督导考核。加大移动源污染执法力度,开展移动源污染执法专项监督帮扶。紧盯目标任务落实,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考核评价,将重点工作及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2025年度及“十四五”规划攻坚成效考核,对工作开展有力、成效显著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未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三)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法规及政策解读,引导驾驶员和企业主动淘汰更新老旧车船和机械,使用合格油品和车用尿素,及时做好维护保养,深化对移动源污染危害和绿色货运的认识。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相关业务培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